新世纪音乐(New Age music)又译作新纪元音乐,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音乐形式,最早用于帮助冥思及洁净心灵,但许多后期的作品样式更为多样。因其不同于古典音乐、流行音乐、乡村音乐等以往任何一种音乐类别,乐评家通常称之为“心灵音乐”,象征时代更替、诠释精神内涵的音乐都可归于此内,所以被命名为New Age,即新世纪音乐。音色方面运用电子合成器较为常见,常加入自然界音声如波浪、雨声、鸟鸣等,各类中西乐器亦有运用。音乐色彩偏向神秘、飘渺,旋律不具象,多呈碎片式,乐思弥漫,遐想空间大。中国人较为熟悉的新世纪音乐代表人物有恩雅(Enya、雅尼(Yanni)等。
治愈系(或治疗系)音乐原是源自日本的一种流行音乐流派,后盛行台湾等地。日本著名的治愈系音乐人物往往是新世纪音乐家,如喜多郎(Kitaro)、姬神(Himekami)、神思者(S. E. N.S) 这三位被称作日本新世纪音乐三巨头。后来,又有一些流行歌手被唱片公司打造为治愈系歌手,这类歌手擅长演唱安静温暖、抚慰人心的歌曲。之后,“治愈系”的概念遍及了各个行业。在日本,治愈系的文化产物不只有音乐还有电影动漫等,可以说日本这个社会压力巨大的国家里,治愈系音乐是目前亚洲发展得最巨大最商业化的一大产业。治愈系音乐属商业与娱乐行为,受众多为年轻人,与医学定义上的音乐治疗并非同一事物。
国际标准定义的音乐治疗(Music Therapy)于1940年在美国卡萨斯大学正式成为学科,20世纪70年传入亚洲,发展至今已是一门成熟完整的边缘学科,要求从业者须具备音乐、医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学、教育学等多项技能及综合素质。音乐治疗是一个科学系统的治疗过程,在此过程中包括了各种不同方法和流派理论的应用,并非只是一种类似“音乐处方”、“某病听某曲”的简单单一疗法。音乐治疗并非随机的孤立的干预过程,而是有着包括评估、长短期治疗方案的建立、治疗计划的建立与实施、疗效评价在内的严密科学的系统干预过程。
音乐治疗用曲≠治愈系音乐。根据所学流派的不同,音乐治疗师在进行音乐治疗时,有些是使用吉他等乐器针对病人或来访者的问题做弹奏,这要求音乐治疗师具备相应的即兴演奏能力。也有些音乐治疗师更多使用播放乐曲来工作,即兴演奏为辅助。音乐治疗的用曲选择有专门制作、古典、新世纪、病人自选等几类,无论是什么音乐,只有在受过专业训练具备资质的音乐治疗师使用时,音乐才能发挥其“药性”,一般的聆听通常只能利用曲子的娱乐性质用于自娱,或有一定保健效果,不具备良好医学疗效。不少“治愈系音乐”无法用于音乐治疗临床,某些新世纪音乐亦无法直接使用,需要对当中的节拍、强度等作调整处理。需要强调的是,市面标为“音乐治疗”、“音乐安眠”、“音乐胎教”之类的CD,通常是一些心灵音乐或古典音乐,属唱片界的商业文案包装,并非医学界和音乐治疗界的规范定义。